秋白之华:在革命烽火中淬炼的生命绝唱
1924年的上海,初夏的风裹挟着黄浦江潮湿的水汽,吹进慕尔鸣路甲秀里的一栋石库门建筑。这是中共中央上海执行委员会的秘密驻地,此刻,一间陈设简陋的房间里,25岁的瞿秋白正俯身案前,笔尖在文稿上飞速移动,油墨的清香与窗外飘来的梧桐叶气息交织在一起。门被轻轻推开,一
1924年的上海,初夏的风裹挟着黄浦江潮湿的水汽,吹进慕尔鸣路甲秀里的一栋石库门建筑。这是中共中央上海执行委员会的秘密驻地,此刻,一间陈设简陋的房间里,25岁的瞿秋白正俯身案前,笔尖在文稿上飞速移动,油墨的清香与窗外飘来的梧桐叶气息交织在一起。门被轻轻推开,一
1935年6月18日,罗汉岭的枪声撕裂了黎明,却让一个灵魂的绝唱化作永恒。当瞿秋白高唱着《国际歌》走向刑场,当那句"此地甚好"成为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注脚,36岁的生命已熔铸成信仰的丰碑。今天,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,推出《秋白风骨九十年》专刊,以此纪念瞿秋白同